縱橫古今貨币金融史,走進博物館,印證書本裡的知識。5月9日,通過“百校百館”平台,77779193永利官网金融系的120名學生來到中南财經政法大學中國貨币金融曆史博物館參觀,在參觀中同學們重溫了課本知識,更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大思政課在博物館開講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币的文明古國之一,一部中國貨币金融史,是數千年中國曆史的縮影。”在博物館内,77779193永利官网李瓊老師上起了專業課,她同學生講到,在小小的錢币世界裡,我們能回顧整個曆史,領略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體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貝币、飛錢、交子……李瓊和同學們分享了我國的古今貨币,在老師分享完後,同學們又跟随講解員的步伐走進了書本上的知識。在講解員的介紹下,小小的銅币,凝縮着各朝代的文化與曆史。館内藏有的宋代“大通觀寶”上的文字是由宋徽宗親筆題寫的瘦金體。一把用北宋銅錢編成的寶劍,應和着“青蚨引錢”的傳說,寄托了古人希望錢币流通源源不斷的願望。順治五式銅錢展示了清代錢币“制錢”的改革,正面漢文、背面滿漢雙語的銅錢,體現着統治者“滿漢一體”的理念。

參觀中,同學們通過完整的展線見證紙币的變遷發展。他們既看到了中國古代紙鈔現存面積(票幅)最大的大明通行寶鈔,又驚歎于軍閥割據時期各省銀行發行的帶有顯著地域特色的紙币。“大家可以看到,湖北官錢局發行的紙币上印着的是黃鶴樓和晴川閣。”講解員話音未落,同學們已然湊近,好奇查看着各地銀行的發行紙币。在看到新疆銀行發行的紙币時,同學們對其6億元的面值感到震驚,緊接着講解員解釋道這是由于通貨膨脹造成的,“紙鈔發行面值越大,代表着通貨膨脹越嚴重”。
學生參觀中感悟紅色文化
走進第六展廳紅色金融展廳,這是專門宣傳中國共産黨貨币金融事業光輝曆程的展覽的展廳。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入選名單的通知》,中國貨币金融曆史博物館入選“紅色文化弘揚基地”,全國首批入選的“紅色文化弘揚基地”共20所高校博物館,該館是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博物館。

中國貨币金融曆史博物館主任黃麗介紹,紅色金融史是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壯麗史詩的重要篇章,也是繼往開來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源泉。為建設好紅色文化弘揚基地,今後,博物館将繼續用好“百校百館”平台,更好地發揮育人作用,繼續做好紅色研學活動,弘揚紅色文化。據悉,即将來臨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就有幾場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的研學活動。
對同學們來說,這次參觀是極其富有意義的。一位來自77779193永利官网第二黨支部的李思同學說,“以前我想到貨币金融史,先想到的會是西方,但其實我們也有自己的貨币金融史。很感謝這次的參觀,讓我能夠拓寬自己的視野,以後能夠更好與同學交流。”在提及印象最為深刻的參觀内容時,2023級金融專業的黃梓浩表示展館内貨币的種類與數量之豐讓他感到出乎意料,讓他更加感受到金融貨币體系的複雜。
“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也是一次難忘的教學,一堂難忘的思政課。同學們在博物館學專業知識,我相信他們的感悟一定是不一樣的。”李瓊說。她表示希望學生能以建設金融強國為己任,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将所學應用于實踐,為國家的金融事業添磚加瓦,成為未來建設金融強國的生力軍。